近日,上海公筷公勺使用有了地方標準!8月17日,上海市地方標準《餐飲服務單位公筷公勺服務規范》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并于9月1日起正式實施。上海市健康促進辦表示,上海作為健康文明的城市,既要厲行節約,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又要移風易俗,“舌尖上的健康”。
上海市健康促進辦副主任、市衛健委健康促進處處長王彤介紹,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影響健康的因素中有三分之二與生活方式和行為有關,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風險,尤其在疫情常態化防控和健康上海行動推進中,日常生活認真落實個人防護尤為重要。
為將“防疫經驗”轉化成為上海2400萬市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為市民們穿上一件“無形的防護服”,市健康促進委、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市文明辦于2月23日率先向全體市民發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120多名市政協委員聯名提案,積極推進公筷公勺使用,社會反響熱烈,全市16個區2.5萬余家餐廳表示要推廣使用公筷公勺,抽樣調查表明92%的市民贊成使用公筷公勺。為更好推動餐飲服務單位規范提供公筷公勺服務,市衛生健康委在倡議書發出后時間啟動制定地方標準《餐飲服務單位公筷公勺服務規范》,并由市健康促進中心、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杏花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雅粵菜館共同起草完成。
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吳立明介紹,本標準適用于全市各類餐飲服務單位,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食堂、家庭用餐或聚餐可參照執行。標準具體包括7個部分的內容和2個附錄文件,規定了餐飲服務單位公筷公勺基本要求,以及倡導使用、提供服務、清潔與存放等方面的要求。首先提出公筷公勺要與個人自用餐具予以顯著區分和符合的基本要求;其次要求餐飲服務單位對使用公筷公勺開展宣傳和倡導,并將公筷公勺納入各個環節管理之中;三是規定了餐飲服務單位在上菜、擺放、打包等方面使用公筷公勺的要求,同時建議餐飲服務單位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公筷公勺服務提供流程,并將服務流程納入日常培訓。
下一步,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市健康促進中心將多渠道、多角度、推廣公筷公勺使用,并聯合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對標準實施情況進行跟蹤評估。通過標準,倡導健康文明的飲食風尚,引導廣大市民改變就餐習慣,提高市民對使用公筷公勺的認識,提升餐飲服務單位對提供公筷公勺服務的認同,共同打造餐飲“風向標”、健康“新食尚”。
1、本網中刊登的文章、數據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原創文章由食品代理網編輯整合,轉載請注明食品代理網出處。
2、轉載其它媒體的文章,我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情況。網站刊登文章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3、如您對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持有異議,請與食品代理網客服聯系。聯系電話:400-070-1866